学有所思 思有所悟 悟有所行
——中央党校民族地区师资班(第2期)学习体会
“京华秋色正斑斓,枫叶金黄映碧天。银杏叶落铺金路,菊花盛开香满园。”在中央党校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听名师授课、学时政精华、破思想之冰,见证了北国风光的秋色浪漫,经历了“学教、悟教、行教”的知识洗礼。
“学教”:以“高考冲刺”的姿态,夯实理论知识之基
沧海横流显砥柱,磅礴气势看主峰。理论既是旗帜,也是方向。本次培训共设置了三个板块六个单元共计52门课程,还聆听了“形势与任务”报告、“当代 世界”报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科技前沿”院士讲座及“时事热点”讲座等全院课程。同时,培训期间精心安排了2次双向交流、3次教学经验交流,3次基本文献的阅读交流。这些系统的专题讲授与其他教研活动相辅相成,营造了“教学相长、学研结合”的浓厚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中央党校的老师们坚持“用学术讲政治”,讲授深入浅出,互动环节有问必答,小组讨论现场指导,双向交流解疑释惑。在一次次教与学的互动中,感悟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本大源,领会了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道理学理哲理,夯实了理论知识之基。
“悟教”:以“黄牛耕田”的恒劲,树立持续学习之观
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作为民族地区一名普通的党校教师,为何能在党的最高学府静心深造?我想,这既得益于党中央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深切关怀,也源于中央党校对民族地区党校教师队伍培养的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党校教师队伍,肩负着为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党员干部,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力的智力支撑的重大职责。只有不断的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学术交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承担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重任。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学习,非一时之功,而是需终身践行的修行。作为党的事业发展的“熔炉工”和“打铁人”,学习是党校教师真正的看家本领,也是必备技能之一。唯有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政治理论学习视为提高政治站位的前提、基础任务和终身课题,方能保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
“行教”:以“严以律己”的态度,强化育才献策之能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三个月后,满载收获,告别了中央党校这座魅力殿堂。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将紧密结合培训内容,以“严以律己”的态度,从教育、科研、咨政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为党献策、为党育才的能力。在教学能力提升上,将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引,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其融入教学各环节,使学员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最新理论。同时,将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手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升专题讲授的质量。在理论研究方面,将紧密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政策研究和理论阐释。以持久的耐心和求知的诚心,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和总结新经验、好做法,并积极开展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研究,力求在理论研究中取得突破,为党校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在咨政建议方面,将聚焦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提高咨政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建议能真正落地实施。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为期三个月的中央党校学习经历,让我“终生难求、终生难忘、终生受益”。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时不我待的朝气、拼搏进取的豪气、实干担当的勇气,为培养凉山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