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教研咨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丰富课程体系。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使之系统权威进教材、生动有效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一年来,立足学科特点,对标课程体系,围绕中央、省、州全会精神,合力打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彝家火塘边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传承彝海结盟红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6门新专题课程,着力构建党的创新理论在凉山的生动实践系列课程。
坚持方法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推出“五维说课法”和“七维反思法”,搭建新课试讲、备课、磨课、竞课的有效平台,帮助年轻教师不断提升授课能力和水平。常态化开展学习研讨,通过集体研学、小型备课、互学互评、集智攻关等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以全州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优质课评选,微党课竞赛为抓手,打造出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精品课程,《红军长征在四川的统一战线工作》《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赓续彝海结盟红色基因 熔铸“四个与共”红色血脉》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坚持阐释宣传,发挥阵地优势。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发挥党校在宣传思想工作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大理论宣传和发声力度。教研室各州委宣讲团专家库、人才库成员分赴全州各机关、县(市)、企事业单位、学校,广泛开展中央、省、州全会精神宣讲活动30余次,宣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及时发出“党校好声音”。
坚持科研咨政,推动成果转化。始终坚持“为党献策”初心使命,科研工作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增后劲上下气力。扎实开展课题申报、实地调研、咨政撰写等专题培训,紧贴中央、省、州发展战略,聚焦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民族团结、红色文化传承等重要主题开展研究,今年共立项省州课题18项,发表论文4篇,咨政报告获领导肯定性批示2项,优秀成果获奖4项,形成了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科研咨政成果,为凉山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继续以“上好课、做好题、撰好文、写好策”为目标,树牢高质量导向,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着力加强教学科研咨政量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