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背景
欢迎来到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党校!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红军长征在·微党课|金沙水拍云崖暖 红军渡江鱼水情

发表日期:2025年06月20日   共浏览151次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七律·长征



诗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描绘的正是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伟大壮举。皎平渡两岸,山高谷深,峭壁横陈;滔滔金沙江,水流湍急,漩涡连连。中央红军不费一枪一弹,未掉一人一马,顺利渡过金沙江天险,关键赢在“党心暖民心,军民鱼水情”。

翻开历史厚重的卷轴,让我们共同回顾当年中央红军与船工齐心巧渡金沙江的壮阔史诗。


军民齐心找渡船

毛主席说:“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在毛主席的巧妙指挥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赢得战略主动。佯攻贵阳,调出滇军,威逼昆明,调出金沙江南岸守敌,为渡过金沙江创造了有利条件。毛主席抓住时机,立即指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向金沙江南岸疾进。

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根据地的指示》。5月3日,担负抢占皎平渡口任务的红军干部团三营五连以日行军200里的速度,急速奔赴皎平渡口。趁着夜色,伪装成国民党军的红军顺利控制了渡口南岸,并成功缴获一条过江打探消息的木船。

在当地老乡帮助下,红军很快找到了张朝寿、张朝福等船工,并向他们宣传“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是打倒土豪劣绅、帮助贫苦农民反对剥削压迫的军队。受苦深重的船工,从红军的语气和举止中,感觉他们和国民党军大大不同,二话不说,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江底,打捞起一条破漏的小船,连夜进行修补。两只木船的获取,为红军先头部队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微信图片_20250619104235.png

图为:渡江木船(复刻)


军民齐心夺渡口

获取两只小船后,红五连连长肖应棠从船工处了解到,皎平渡北岸国民党地方民团的驻防情况——只有30多人和1个厘金卡。于是,他果断下令迅速渡江,亲自率领一、二排登上这两只木船准备渡江,三排则在南岸江边警戒。船工在夜色掩护下,划船悄悄靠近北岸渡口。

小船顺利靠岸后,肖应棠下达作战指令,让二排迅速摸向厘金卡。船工张朝寿对红军说:“你们是外地人,说话口音不同,有人问时,你们不要开腔(出声),到厘金卡我来叫他们开门。”到厘金卡门前,张朝寿装作缴税的客商,用会理本地话叫开了厘金卡林师爷的大门,开门的瞬间,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林师爷和厘金卡。

与此同时,一排也迅速向民团驻地挺进,黑夜里红军一脚踢开驻地大门,大喊“不许动!缴枪不杀!”敌人瞬间缴械投降,乖乖当了俘虏。红军未费一枪一弹,也无一人伤亡,于5月3日晚顺利夺取皎平渡口。

军民齐心渡金沙

时间就是生命。红军后面有几十万国民党追兵,如果不能快速渡过金沙江,那么就有可能陷入被敌人半渡而击,或被敌人压在深谷歼灭的危险。由此,能否快速渡过金沙江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金沙江水急滩险,加上两岸缺乏架桥的木材,架桥渡江的计划被迫放弃,木船摆渡成了红军唯一的渡江方式。

张朝满、张朝芳、杨朝兴……;一只、两只、三只……;在船工们的帮助下,木船从2只增加到7只,船工也联络到30余名。面对险滩遍布、水流湍急的金沙江,30余名船工冒着生命危险,打破了当地“夜不渡皎平”的旧俗,晚上也在江边燃起大堆篝火,两岸灯火通明,人歇船不歇,昼夜不停,抢渡红军过江。

渡江过程中,为保证船工的积极性和体力,红军优待船工,以米饭猪肉相待,每日数餐,随饿随吃,每天发给船工每人5块银元。船工们说:“红军又打仗又赶路,每顿才喝一碗稀饭,我们这些划船的发银元,还要吃大白米饭、坨坨肉、回锅肉,生活丰盛,对我们又和蔼可亲,红军真正是我们穷人的好队伍!”

30余名船工个个为红军渡江尽心尽力,利用7只木船,连续7个昼夜不停抢渡,手臂肿得比大腿还粗。从5月3日到9日,中央红军一、三、五军团和军委纵队2万多人全部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赢得战略转移的主动权,巧渡金沙江成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转折点。

鱼水情深赢胜利

“金沙江流水哗哗响,常胜的红军来渡江。不怕他水深河流急,更不怕山高路又长……”今天,站在金沙江边,这首红军歌曲依然被人们传唱,歌颂当年红军英勇抢渡金沙江的传奇故事。

红军抢渡金沙江的胜利,与以船工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获取渡江船只、巧取皎平渡口、摆渡红军过江,充分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船工们不畏生死,摆渡红军转危为安,摆渡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摆渡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军民鱼水情,共同铸就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伟大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长征路上,只有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我们党才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

(讲授教师:凉山彝海结盟分院   铁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