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背景
欢迎来到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党校!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及考试大纲(法学专业)

发表日期:2021年03月23日   共浏览5184次

第一部分  考试科目

 

    一、公共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二、专业科目

1.宪法与行政法学

2.法学基础

 

第二部分 各科目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及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分析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成绩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成绩为150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占5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50%),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四、考试内容

(一)总论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阶级基础和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及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本质特征。

3.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最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哲学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3.物质和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概念及意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无限性。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的能动性。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主义。

4.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形式的多样性。普遍联系和系统。系统的基本特性。普遍联系和条件。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的实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5.对立统一规律

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正确认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理的意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认识和实践

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能动的反映论。坚持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客观属性和价值属性。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7.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发展的曲折性、反复性和前进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8.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社会意识形态及其本质。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意识形态的作用。

9.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10.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党的群众路线。

11.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进步的含义及实质。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决定性意义。

社会再生产及其环节。

经济规律及其类别。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2.商品和货币

商品及其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及理论意义。商品的价值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拜物教。

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及其规律。价值规律的涵义。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必要条件。发挥作用的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3.资本和剩余价值

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及其作为商品的特点。

资本的划分。劳动过程及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的剥削率。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和本质。剩余价值规律。

4.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及其必然性。资本积累的实质和源泉。

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资本积累促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5.资本的循环、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资本循环的含义及其过程、条件、流通费用。资本周转的含义、周转速度及其影响。

社会资本的含义及其再生产的核心。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原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分类及实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含义、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周期性。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6.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商业资本的产生、特点和作用。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含义和来源、实现方式。资本主义的商业劳动和商业剥削。

借贷资本的特点和利息。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股份公司、股息和股票价格。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地租的形成和本质。级差地租的含义、形式。绝对地租的含义、来源。土地价格。

7.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组织形式。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与实质、作用。

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四)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广义和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条件、阶级条件、直接思想来源、理论基石。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新社会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经济地位和阶级特点。无产阶级运动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帝国主义阶段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新经济政策。

列宁晚期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新思考。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概念、形成过程、历史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念、形成背景、历史地位)

3)科学发展观(概念、历史地位)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建设美丽中国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五、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

 

 

《宪法与行政法学》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帮助考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全面系统复习本科目的知识点。掌握本科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作出综合判断及正确解释的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成绩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成绩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四、考试内容

(一)宪法学

1.宪法的概念、特征

2.宪法的本质

3.宪法的分类

4.宪法的历史发展

5.宪法修正案内容

6.宪法的制定、效力与作用

7.宪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8.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9.国家基本制度

10.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1.选举制度

12.宪法的实施与保障

13.宪法的解释

14.合宪性审查

(二)行政法学

1.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3.行政法律关系

4.行政主体

5.公务员

6.行政相对人

7.行政行为概述

8.行政立法

9.行政规范性文件

10.授益行政行为

11.负担行政行为

12.行政相关的其他行为

13.行政程序

14.行政复议

15.行政赔偿

五、试卷题型结构

判断分析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简答题(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论述题(2小题,每题30分,共60分)

 

 

 

《法学基础》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为了帮助考生正确认识《法学基础》这门课程,明确法学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树立法治理念,为其他法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理论铺垫,编写此大纲以理清全面系统复习的知识点。

要求考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本科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法学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作出综合判断及正确解释;结合本科目理论知识,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内容;具有法治思维,并能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二、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成绩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成绩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四、考试内容

(一)法学导论

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法的本体

1.法的定义,法的本质,法的特征,法的创制

2.法律的构成要素,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

3.法的渊源的概念和种类,当代中国法的渊源,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法的分类,法的效力的概念,法的效力层次的规则,法的对象效力范围、空间效力范围和时间效力范围

4.法律体系的概念及其特点,法律部门的概念及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

5.权利和义务的地位、概念及特点,权利义务的本质和作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6.法律行为的特征和结构

7.法律关系的特征和分类,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法律事实,法律关系的形成与消灭

8.法律责任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的分类,法律责任的归责与免责,法律责任的具体实现方式

(三)法的起源与发展

1.法产生的基本标志,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2.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准,不同历史类型法律制度(特征、本质、原则等),法系的概念,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3.法的继承的概念,法的移植的概念

4.法治的含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涵,法治国家的释义和基本构造,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四)法的作用和价值

1.法的作用的概念及其实质,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2.法的价值的三种使用方式,法的形式价值系统,法的评价标准系统

3.人权的概念、特点及其核心,人权具体权利内容的演变

4.法与秩序的关系,法对秩序的维护功能

5.自由的法律涵义,法对自由的保障作用

6.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权利和权力是最重要的法律资源的原因

7.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是首要的正义及其原因,法律与正义的关系

(五)法的运行

1.立法的概念和特点,立法体制,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的程序,法典编纂的概念及意义

2.法的实施的概念,司法的概念及其特征,司法的基本原则,法律监督的含义及构成,法律监督的基本要素

3.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4.法律程序

(六)法与社会

1.法与生产力的关系,法与市场经济

2.法与公共权力的关系,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民主政治特征,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3.法与道德的不同,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不同,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

4.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关系

五、试卷题型结构

判断分析题: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简答题: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论述题: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